新闻中心
推荐新闻
【喜迎党代会】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务: 培根铸魂育新人,匠心筑梦开新篇
发布时间: 2025-05-23 浏览次数: 11

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坚持铸魂育人,思政教育展现新气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学校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等重点,举办“二十岁遇上二十大”学生宣讲、“辅导员说·我们的二十大”主题宣讲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打造富有安医特色的思政品牌,实施深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院一品”项目,定期举办“国旗下的演讲”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石榴红”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将学生提出的“关键小事”作为学校关注的“头等大事”,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加强资源整合推动管理力量下沉,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载体,推动服务进社区、进宿舍。开展“安全和谐文明友善”宿舍创建,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打造网络思政矩阵。依托“安医学工在线”公众号、微信视频号以及易班APP等平台,精心设计“迎新季”“开学季”“军训季”“考研季”“毕业季”“假期特辑”等系列专栏。“安医学工在线”累计发文2885篇,阅读量超354万人次;微信视频号“国奖风采系列”单视频最高浏览量达到7.9万次;易班新生注册率达100%,学校获评全国易班共建案例、“安徽省优秀易班共建高校”荣誉称号。

坚持民生导向,毕业生就业实现新突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学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位列省属高校第一方阵,本科生考研深造率稳居省属高校第一。学校获全省就业工作“真抓实干、成效突出”激励表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作交流发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入选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工作案例获评全省典型案例。

织牢组织领导网。建立“校领导负总责,部门统筹协调,学院全面落实,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纳入重点工作每月进行调度。深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过去三年里,校院两级走访用人单位721家,覆盖医药卫生行业各类型企事业单位。

织好就业指导网。依托学校就业创业金课资源,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以“校、院、班”三个层级为平台,开展就业育人教育。强化就业价值观引导,加大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宣传力度,选树“最美青春模样”等一批弘扬安医精神、扎根基层的就业先进典型。

织密就业服务网。落实“人才安徽行”“筑梦江淮”部署,以省级医药卫生类就业市场为核心,以地市卫生健康委、生物医药企业、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为主体,以小而精、专而优的中小型招聘会为补充搭建立体化就业服务平台。借助24365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多渠道整合用人单位资源,确保就业工作线上线下联动。过去五年参与学校线上线下招聘单位达5300余家,提供岗位数22.7万个,生均岗位配比1:10以上。

织细就业帮扶网。关注困难群体就业,分层分类落实包保责任,发挥校院领导、专任教师、研究生导师作用,开发助医、助研、助管等政策性岗位,实施精准帮扶。

坚持用心用情,资助育人取得新成果

学校构建物质帮扶、精神关怀、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拓展等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体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注重精准高效,实施四季“暖心行动”。春季关心特定群体,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夏季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资助服务,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家访;秋季结合新生开学,开辟“绿色通道”,发放“爱心大礼包”,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零压力”入学;冬季通过温暖冬衣、暖心餐补、专项救助基金等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温暖关爱。五年来,累计资助本科生近23万人次、资助总金额达1.08亿元。

强化资助育人,坚持物质帮扶与精神关怀相结合。实施“弘毅励志成才计划”,开办“阳光启航”校企共育班,打造勤工助学能力提升培训计划,选聘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形成“助学金+励志”“奖学金+榜样”“社会回馈+社会责任感”培育方式,实现扶困扶志扶智相统一。

坚持健康第一,心理关爱开辟新路径

学校始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心、育德相结合。校心理中心工作案例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打造“线上”“线下”育人平台。建设线上心理健康管理系统,整合学生服务端、学工管理端功能,实现危机筛查智慧联动、危机管理一网贯通、心理数据一屏呈现、心理育人智慧自助,以数字赋能心理健康教育。丰富线下心理健康教育举措,确保服务全方位、全覆盖。围绕“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月”“世界精神卫生日”,深入开展“心”启航、“心”旅程等宣传教育活动,精心指导学生开展心理自助。

配齐建强专业队伍。落实教育部师资配备要求,形成专兼结合、高效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发挥安医系医疗机构作用,统筹临床专家队伍,开展专业咨询与督导。出台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管理方案,强化学院心理健康骨干队伍建设,为学院配备专业咨询教师,按生均20元标准足额下拨心理健康专项经费,确保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机构、人员、经费有保障。

深化专业机制建设。以“校-院-班-舍”四级网络为抓手,形成“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预警-危机干预”全程跟进的运行模式。依托教育部心理测评系统、学校心理服务系统,面向全校学生实现心理普测全覆盖。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做到“问题识别-关注帮扶-专业干预-回归健康”闭环管理。心理育人与资助育人同向同行,五年向心理困难学生发放专项补贴200余万元。

坚持优化提质,队伍建设呈现新风貌

辅导员是青年学子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五年来,我校辅导员获得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优秀辅导员”等称号,获得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教师赛道铜奖、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等荣誉。

学校印发《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目标,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严格落实辅导员配比要求,五年来新进辅导员79人。构建分层次、分类别、多元化、多渠道的动态培训体系,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论坛、交流沙龙、工作坊,连续举办23期学生思政工作培训研讨班,选派辅导员骨干参加国家级培训,汇编学生工作优秀案例,开展“十佳辅导员”“优秀辅导员”典型宣传,全方位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充分调动辅导员队伍工作积极性。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强和改进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为培育心怀家国、术业精诚、德馨技湛的新时代大国良医接续奋楫。(本科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