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部网站
学子风采
【守初心 亮青春】我愿帮助更多的人——访我校2018年度“十佳本科生”陈苏孟
发布时间: 2019-11-18 浏览次数: 641

     九月的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和活力,教室里坐满了身穿迷彩服的大一新生。讲台上,一个女孩跪在人体教学模型旁,正在做心肺复苏操作的示范。她长发挽在脑后,卷着袖子,动作干净利落,把模型当作了真正的患者:轻拍患者的双肩,并在耳边呼唤,触摸患者颈动脉是否有搏动,为患者开放气道并清理口腔异物。“一定要注意开放气道时手指不要压到喉部及颌下软组织,两只手应该叠放在胸骨中部,记得以掌根按压并使胸廓充分回弹的位置要放对,力气不能太大。”她的声音清晰而响亮,讲台下的同学则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做示范的女孩就是陈苏孟,我校2016级麻醉学专业的学生,也是我校2018年度“十佳本科生”。入学三年来,她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致力于各种志愿服务,为促进自救应急相关知识的宣传推广而不断努力,积极探索。


因为责任,所以热爱


     大一军训期间,学校各个社团开始热火朝天进行招新。面对眼前花花绿绿的招新帐篷和各显神通吸引着新生注意的社团成员,陈苏孟一时也不知道要加入哪个。这时,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个致力于自救应急知识的培训和推广的组织——自救应急社。出于对自救应急的好奇和兴趣,带着求知的想法,陈苏孟把自己的申请表郑重地递交上去。从此,她便踏上了一条致力于宣传普及自救应急知识的的奋斗之路。


   “入社后我了解到,在医学上,心脏骤停有宝贵的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当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时,如果大多数人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利用好‘黄金四分钟’,就有很大机会挽救一条生命。但是,中国目前心肺复苏的普及率不到1%,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技能,遇到紧急情况时就可能多拯救一条生命。”陈苏孟说。抱着这个想法,她从入社其,便积极主动参加了社团组织的心肺复苏、海姆尼克急救法以及止血包扎的培训活动。


      知易行难。即使看过了演示,那些专业名词和涉及到的原理对当时的陈苏孟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实际操作起来更是生硬。但是她并不灰心,集体培训结束后,她就在网上查资料、找视频,一遍一遍跟着学、跟着练。为了掌握正确的手法和操作起来更有真实感,每天一有空闲就对着从社团借来的人体模型比划,躺在床上嘴里也念念有词,在脑中对急救步骤“过电影”。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苏孟成为社团里进步最快的新人,也成了对急救操作掌握最娴熟的学员。


   “作为医学生,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所以我选择了学习急救知识。而在坚持的过程里,也让我越来越热爱它。”陈苏孟说。


推广知识,帮助更多


      经历了一年的学习与实践,陈苏孟对自救应急知识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并且以较强的个人能力升任自救应急社的社长。


    “仅仅我一人掌握了急救知识,帮助的人非常有限。”陈苏孟说,““担任社长后,我更加意识到,只有让越来越多的人掌握这项本领,才能帮助更多的人。”除了做好社团日常工作,对新入社的同学进行培训、面向全体学生在校内举办应急救护知识竞赛活动之外,陈苏孟抓住了一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推广机会。


      2018年5月11日中午,校文化广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人们高涨的热情丝毫未受烈日炙烤的影响,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在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自救应急社联合校团委举办了一场“防灾减灾——应急救护知识在行动”培训活动。接到学校的活动文件时,陈苏孟就意识到这次是一个将自救应急知识向全校甚至社会推广的绝佳机会。为了让同学更好地了解活动并产生兴趣,陈苏孟带着团队积极筹划,费心编辑文案,在全校范围内分发宣传单,同时联系校媒进行推送。为了提高专业性,扩大影响力,他们还请了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合肥急救中心的近40位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除此之外,又特意制作了针对培训内容的电子问卷,以整理活动反馈信息,了解推广效果。